西部大开发与民族文化
在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庆、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列入打开发地区.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养育了我国四十八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适应当地的环境,利用和开发当地的自然资源,形成各民族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了适应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各兄弟民族辛勤劳作,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发展生产,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璀璨多姿、积淀丰厚、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花园增添光彩.
由于长期的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较为落后,各族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贫困人口集中,因此成为国家扶贫的主要对象.西部大开发,将是西部地区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事业获得全面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使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要面临现代化的剧烈冲击和严峻挑战.怎样认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我们目前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考验.同时,也给传统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现代文化必然大量的进入西部地传统文化或替代或扩充.因为在开放的过程中,现代的市场化经济和文化形式,包括物质、信息、能量等等现代文化要素,必然会大量地涌入西部,特别是有些尚未纳入市场经济大范围的、尚未完全开放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这会使传统文化发生较大的变化.
同时,可以看到,文化变迁和文化涵化的形式会大量出现,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永远不变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发展变化中与环境相协调、适应,最终得以传承和发展.物流的迅速扩散,在开发之前已进入西部地区,而人们本土化的操作,使现代文化在民族地区有了新的体现.那么,西部大开发的文化浪潮冲击会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新的丰富的变革因素,在民族地区,特别是在此前相对比较闭塞和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出现较大的文化变迁.
随着开发的推进,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而且,将是物质文化形式的变化先于精神文化形式的变化.其中,也会有大量传统文化形式被淘汰,或彻底的消失.随着开发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受到现代化市场经济大潮和具有强大能量的现代文化的冲击,这会导致有些欠发达的传统文化被替代.也可以说,是环境在人为的改变,迫使某些文化走向衰亡.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迸射出的火花,令人既喜又忧,历经历史风霜洗礼的传统文化在各民族尚未彻底摆脱落后状态便消失了.的确令人痛心又无奈.然而我们也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封闭性被打破,使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成为可能.少数民族多数聚居于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缺少与中原主流文化的广泛交流,特别是改革开放让沿海一带、东部地区迅速发展,并与国际社会大环境相接近,使的东、西差距越来越大,是西部大开发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西部,大量的物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现代通讯、交通运输等等,打开了西部的大门,扩充了其文化流通的空间,各文化要素可以经由各种渠道实现交往和流通.
西部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建设和谐稳定的现代化社会的精神要素.我们要注重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合理的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之适应少数民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需要,成为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保证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带来的长远利益.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的宏观战略,体现了全国人民对西部的关怀。四十八个少数民族是我们多元一体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他们所生活的地域和所创造的文化,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有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做到两者有机的结合,成功的运作西部大开发,合理的引导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