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员中心
到顶部
到尾部
文科毕业论文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

时间:2020/10/14 13:54:17  作者:  来源:  查看:0  评论:0
内容摘要: 摘要: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发展,以及对改善其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对研究其人格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了解大学生一般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

摘要: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发展,以及对改善其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对研究其人格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了解大学生一般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找到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的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随机取样的方法从大学里抽取200名人为研究对象。文科各100人,请本专业的学生把编好的问卷在下课期间向不同年级(一至四年级)、不同专业(文科、理科)的大学生发放,并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以及要求,问卷当场收回。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自我意识;中介作用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rpersonal trust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ir interpersonal skills have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Students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interpersonal trust status for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uiding.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general status quo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order to find way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self-awareness of the role of the intermediary approach provides the basis. In this study, a random sample of 200 celebrities extraction method for the study from the university. Arts 100 people each, please put this student questionnaire during class programmed to different grades (grades 1-4), different professions (arts, science) students paid, and to explain the purpose of the survey respondents, meaning, content and request a questionnaire on the spot to recover.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 self-consciousness; intermediary role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1、前言 3
2、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5
2.1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更为主动,自我评价日趋成熟  6
2.2现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  6
2.3现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7
3、研究方法 7
3.1 研究对象 7
3.2 研究工具 8
3.3 数据分析 8
4、研究结果与分析 8
4.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测试结果分析 8
4.1.1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上的差异 8
4.1.2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9
4.1.3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9
4.1.4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是否单亲上的差异 9
4.2 大学生自尊的测试结果分析 10
4.2.1 大学生的自尊总分特点 10
4.2.2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 10
4.2.3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10
4.2.4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11
4.2.5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是否单亲上的差异 11
4.3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11
4.3.1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相关情况 12
5、讨论 12
5.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分析 12
5.1.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特点分析 12
5.1.2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生源地差异特点分析 13
5.1.3 人际信任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特点分析 13
5.1.4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是否单亲差异特点分析 13
5.2 大学生自尊的特点分析 14
5.2.1 大学生自尊总分特点分析 14
5.2.2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特点分析 14
5.2.3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生源地差异特点分析 14
5.2.4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特点分析 15
5.2.5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是否单亲差异特点分析 15
5.3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相关情况分析 15
5.3.1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相关特点分析 16
6、现代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培养  16
6.1树立客观正确的评价观  16
6.2坦然表现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17
6.3科学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17
6.2.1确立科学合理的“理想我”。  18
6.2.2积极体验自我,在实践中增强自我效能感。 18
6.2.3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使自我意识统一。 18
6、总结与展望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1、前言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关键时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逐渐完善的重要时期,但同时也是自我意识有很多问题的时期。研究表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恋爱问题和个人发展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困惑往往都来源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问题。由于自我意识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导致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认知障碍。因此,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全面健康的发展对于现代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己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知,是一种多层次、多纬度的心理系统。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和谐人际关系构建中有着重要作用。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就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相互交往、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我意识的发展从无到有,最终达到成熟,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发展历程。它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使人们对外界事物进行一定的选择,并在现实中不断进行反思改变,朝着对自己有益的方向发展。进入大学后,随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以及自身具有丰厚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具有自己的特点。
    人际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人际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重要性自古以来就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人际信任是良好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正常的交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对他人的怀疑、不信任,会使个体不能够很好的工作与学习,也会使个体不能与他人很好的合作与共处。在我们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之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我们所不能够忽视的。大学阶段是信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大学生对他人是否信任对其是否具有协同合作精神,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创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对大学生安全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自我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而自尊作为自我心理中的重要成分更是引起研究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自尊在心理健康尤其是情绪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焦点。自尊(self- esteem) 是个体对自身价值与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是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上表现出来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尊是心理健康 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水平的高低对个体人格适应存在重要影响 。高自尊者通常有较强的独立性、乐群性,他们情绪高昂,往往能超越自我,表现出积极进取的行为模式,同时他们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宽容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一般自我感觉良好。低自尊者常常感到孤独、压抑、焦虑、易受伤害,他们经常自轻自贱、消极沉沦,产生过分的防御反应,并且无法合理地接纳自己很难与自己和睦相处,其人际关系较敏感。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与其人格、情感稳定性 自尊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有一定相关。如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与自尊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和自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然而国内外关于自尊和人际关系的研究表明,自尊的高低与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的大小没有相关。由此看来,自尊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人际信任和自尊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2、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必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和问题:   
2.1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更为主动,自我评价日趋成熟 
    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视,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观察和分析自己,评价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并关注他人的评价。经常对关于自身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对未来生活进行憧憬。现代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不再局限于同龄人的比较,而是逐渐转移到在社会背景下对自我进行评价。虽然,这种评价是主动的,是为了自身评价能力逐渐成熟起来,但是他们由于自身一些主客观因素致使这种评价未能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性。当过高地评价自己的优点而忽视自己的缺点时,就会产生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心理状态;而经常自我否定,放大自己的不足就会导致自我怜悯、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2.2现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个体要求他人尊重其言行,维护其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大学生自尊心比以前的大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尊的含义, 难以把握什么事才是真正涉及自尊。因此,不少现代大学生在行为受到肯定时, 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 又会怨天尤人、妄自菲薄,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由于对自尊心的把握不当, 不少人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另外,有些自尊心过强的大学生骄傲自大,听不进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意见,回避或者否认自己的问题。 
2.3现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现代大学生已经有了明确的自我观念, 独立意识比以前更为强烈。他们明显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 要求独立处理与自己相关的各种问题。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喜欢独立地观察事物,独立地思考和行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但是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过分憧憬以及现实生活中诸多问题和困难,造成“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距。不少人面对“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然而社会责任感的积累又使他们对现状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
3、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赣南师范学院的学生为随机抽取的对象,参加测试的人员共200人,其中男生115人,女生85人,回收问卷195份,其中有效问卷177份,无效问卷18份,有效率为90.8%。具体人数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有效被试的主要统计学特征表
类型 男 女 独生 非独生 单亲 非单亲 城镇 农村
人数 92 85 26 151 5 172 42 135
3.2 研究工具
  1.人际信任问卷   采用美国心理学者Rotter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对人际信任程度进行测试。该量表是用来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 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 共有25个项目,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 量表采用5分对称评分法,1分为完全同意、 5分为完全不同意。 总分从25~125分,中间值为75分,被试得分越高则信任度越高。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自尊问卷   采用 Rosenberg 自尊量表(SES)。该量表共10道题,有五道题属于反向计分,受试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计分方法采用4点评分:完全不同意为1分,完全同意为 4分。总分范围为 10-40分,总分越高自尊水平越高。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 0.77-0.88。
3.3 数据分析 
  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测试结果分析
4.1.1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上的差异
            表2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情况
 男生(n=92) 女生(n=85) t  P
 M       SD M      SD  
人际信任总分 78.17 7.962 78.59 6.542 -0.376 .707
从表中可知,人际信任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男生的人际信任水平略低于女生,但差异不明显。
4.1.2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表3 人际信任的生源地差异情况
 城镇(n=42) 农村(n=135) t  P
 M       SD M      SD  
人际信任总分 81.14 6.334 77.51 7.383 2.874 .005
从表中可知,人际信任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城镇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要高于农村大学生。
4.1.3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表4 人际信任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情况
 独生子女(n=26) 非独生子女(n=151) t  P
 M       SD M      SD  
人际信任总分 80.31 6.374 78.04 7.412 1.469 .114
从表中可知,人际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略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差异不显著。

4.1.4 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是否单亲上的差异


表5 人际信任的是否单亲差异情况
 单亲(n=5) 非单亲(n=172) t  P
 M       SD M      SD  
人际信任总分 75.60 4.827 78.45 7.350 -0.861 .390
从表中可知,人际信任在是否单亲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非单亲的人际信任水平略高于单亲,但差异不显著。
4.2 大学生自尊的测试结果分析
4.2.1 大学生的自尊总分特点
表6自尊总分情况
  M SD N
自尊水平总分 28.60 3.420       177
从表中可知,大学生自尊总分的平均数为28.60,平均分高于量表的中间值(25分)。
4.2.2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
               表7 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情况   
 男生(n=92) 女生(n=85) t  P
 M       SD M      SD  
自尊水平总分 28.68 3.432 28.52 3.425 0.324 .746
从表中可知,自尊水平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自尊水平上略高于女生,但是差异不显著。
4.2.3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表8 自尊水平的生源地差异情况
 城镇(n=42) 农村(n=135) t  P
 M       SD M      SD  
自尊水平总分 28.69 2.580 28.58 3.650 0.186 .853
从表中可知,自尊水平在生源地上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城镇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略高于农村大学生,但差异不明显。
4.2.4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表9 自尊水平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情况
 独生子女(n=26) 非独生子女(n=151) t  P
 M       SD M      SD  
自尊水平总分 28.81 2.350 28.57 3.577 0.327 .744
从表中可知,自尊水平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略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差异不显著。
4.2.5 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是否单亲上的差异
表10 自尊水平的是否单亲差异情况
 单亲(n=5) 非单亲(n=172) t  P
 M       SD M      SD  
自尊水平总分 29.60 3.286 28.58 3.428 0.659 .511
从表中可知,自尊水平在是否单亲上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单亲的自尊水平略高于非单亲,但是差异不显著。
4.3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4.3.1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相关情况
              表11 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相关情况
 人际信任总分 自尊总分
人际信任总分 1 -0.338**
自尊总分 -0.338** 1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从表中可知,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
5、讨论
5.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分析
5.1.1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特点分析
从表2中可以得出,人际信任在男女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的人际信任水平略低于女生,但差异不明显。这与郑信军的研究结论一致,他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人们在教育理念中对待男女的态度已基本一致。。过去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的人际信任水平低 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差异,这说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过去那种重男轻女的观念已不再那么明显了,男生和女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教与养的方式基本一致,使他们之间不再存在性别差异,也可能与女大学生的自身素质较高,加之又身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环境中,负性事件较少,且能在人际交往中较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有关。这些年来社会以及家庭歧视女性观念减弱的结果,男女生在同等条件下成长,共同接受社会和家庭教育,平等与人交往,形成了一致的人际态度。Rotter的理论也认为, 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差异。
5.1.2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生源地差异特点分析
从表3可以得知,人际信任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城镇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要高于农村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的环境较为城市化,城市背景的大学生显然更容易适应这种环境,适应性问题少。而乡村学生刚来城市,在一个与以往生活差距较大的环境中缺乏安全感,心理防御提高,因此人际信任度显著较低。而且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比城镇大学生要差,很多农村大学生属于贫困群体,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有些学生由于错误的认知,产生了自卑感,造成了性格孤僻、敏感多疑、心存戒备的人格特点。
5.1.3 人际信任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特点分析
从表4中可以得知,人际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略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大学生相同的生活背景和类似的成长经历有关。绝大多数大学生一直是在学校度过 交往的范围有限 生活的经历单一,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间没有明显的交往界限。在取样的过程中,独生与非独生学生比例相差很大(取样177,独生子女26,人 非独生子女151人)这也可能是造成没有差异的原因。
5.1.4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是否单亲差异特点分析
从表5中可以得出,人际信任在是否单亲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非单亲的人际信任水平略高于单亲,但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现在社会对婚姻和家庭抱着比以前更为开放的态度,社会比以前更能接受单亲家庭,所以单亲家庭的子女与非单亲家庭的子女没有特别的差异之处。取样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单亲与非单亲的比例相差甚远(取样177,单亲5人,非单亲172人),这也可能造成结果没有差异的原因。
5.2 大学生自尊的特点分析
5.2.1 大学生自尊总分特点分析
  从表6中可以得出,大学生自尊总分的平均数为28.60,平均分高于量表的中间值(25分)。这说明总体而言大学生对自己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大学生自尊的整体状况良好,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5.2.2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特点分析
    从表7中可以得知,自尊水平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自尊水平上略高于女生,但是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平等思想的提倡,再加上中国女子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成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及其自我评价。大学男生与女生又大多从事的是相同活动,接受相同的教育,这些使男女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5.2.3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生源地差异特点分析
    从表8中可以得知,自尊水平在生源地上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城镇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略高于农村大学生,但差异不明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差异已经越来越小, 农村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城乡学生受到的教育以及生活水平都比较接近,因此他们的人际信任水平相近。
5.2.4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特点分析
    从表9中可以得出,自尊水平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略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差异不显著。已有相关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要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 其差异可能是本研究取样多数为大学的非独生子女。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独生子女常表现出某些个性上的缺陷,比如虚荣心强、争强好胜、不合群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独生子女的优越感,从而与非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5.2.5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是否单亲差异特点分析
 从表10中可以得出,自尊水平在是否单亲上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单亲的自尊水平略高于非单亲,但是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现代社会对单亲家庭持更为开放的态度,是否单亲对单亲子女的影响已经很小,与非单亲子女没有大的差异。当然也不排除由于条件限制,单亲与非单亲的样本比例相差甚远(取样177,单亲5人,非单亲172人),造成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5.3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相关情况分析
5.3.1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相关特点分析
从表11中可以得出,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这和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高自尊的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他人,对他人的信任程度较低,而低自尊的个体可能出于自我保护,寻求他人支持与理解,在人际交往中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因而人际信任程度较高。也不排除由于被试样本的限制造成的这种差异(被试为赣南师院学生,样本没有广泛代表性)。
6、现代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培养 
6.1树立客观正确的评价观 
    现代大学生要做到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就要做到正确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我。正确定位“理想我”对于正确评价自我而言极为重要,因为“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是大学生自我意识中最典型的矛盾。“理想我”的定位要立足于社会的需求,符合个人的实际,其目标是能够通过一定的主观努力达到的。不恰当的定位不仅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甚至会导致相反的效果。对于他人的评价,既要积极地接受,又要冷静分析,保持认知上的准确性。要正确地评价自我还需要选择正确的比较对象,大学生不仅要遵循相似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去寻求比较的对象,同时也要从自己的发展历程中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认识自我。现代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来积累经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通过认识他人、认识外界事物来进一步认识自我。 
6.2坦然表现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对现代大学生而言,接受自我和展示自我常常比认识自我更难。悦纳自我就是对自己本来面目的认可,这对于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 协调人际关系,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欣然接受自我,才能够做到自珍自爱,培养出自信、自立、自强、自主,最终实现自身的发展。要做到悦纳自我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全面而正确地评价自我。这是培养自尊心、克服自卑感的关键。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平静理智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其次,要正确地对待失败。任何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遭遇失败。然而,面对失败要树立信心,认真总结教训,争取下一次的成功。俗话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都是在经历诸多艰难困苦,付出不懈努力之后获得的。因此,现代大学生应该正确地对待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在与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 
6.3科学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就是为了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大学阶段既是社会人才的准备阶段,更是这些人才重要的人生转折时期。现代大学生要想在社会上扎下根,就必须既注重自我又要超越自我,“自我”就是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 
6.2.1确立科学合理的“理想我”。 
    “理想我”是在自我认识、悦纳自我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确立自我教育发展的目标。它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成才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学生要面对现实,将远大理想分解成多个不同阶段的子目标,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加以实现。通过不断实现这些“理想我”进而不断完善自我,同时也为社会作出贡献 
6.2.2积极体验自我,在实践中增强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应当积极地体验自我,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遇到挫折时不沮丧消沉,在遇到困难时知难而上,积极进取,不悲观失望。自我效能的含义是:如果个体对自己的前景持有一种积极心态,则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其情感更加坚韧、较少焦虑和消沉,更能获得学术上的成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在实践过程中有助于实现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教育,使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通过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实践中增强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自我和谐,自我意识完善十分重要。因此,现代大学生应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发掘自己的潜能,在实践中检查自我、展现自我,并不断完善自我。 
6.2.3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使自我意识统一。
    自我调节是个体主动、定向地改变自我的心理品质、特征和行为的心理过程。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不仅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安或心理痛苦,甚至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促进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调整和发展,他们寻求自我意识的统一点,统一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统一的过程也是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即 “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统一。自我意识的统一有多种形式,既有积极的、和谐的、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统一,也有消极的、不协调的、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统一。因此,大学生要特别增强自我调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社会的需求转化为主观上实现“理想我”的内在动机,增强自制力,防止消极情绪对自我调节的干扰。
6、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量表的发放时间不统一,并且只选取了赣南师范学院的学生作为被试。同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在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单亲上没有保证人数上的一致,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有条件可以再增加被试人数,以提高结果的代表性。
  大学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但是研究结果并不能一致,有些甚至完全相反。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注意了解各个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
(1)大学生自尊总体状况良好,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2)人际信任与自尊在男女性别上,是否独生子女上,以及是否单亲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3)人际信任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尊水平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大学生人际信任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1]闫博、刘香、段晶晶,医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
[2]李彩娜、班兰美、李红梅,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依恋、自尊的关系,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0
[3] 邹平、秦海燕、毛京一,大学生人际信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
[4]郝明亮,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科技资讯,2010
[5]张鹤、刘海珍,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咸宁学院学报,2010
[6]石梅,大学生人际信任研究,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7]张鹤、彭志启、刘海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8]姚婧媛,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
[9]郑顺艺,自尊研究综述,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
[10]邹娟,浅谈人际信任研究综述,广角视野,2009
[11]董苏云、梁红艳,大专生自尊和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教育观察,2009
[12]陈舒、张学艺,徐州大学生人际信任和孤独感的相关初探,教科导刊,2007
[13]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宁波大学报,1998
[14]孙群、姚本先,大学生安全感、人际信任及其关系研究,卫生软科学,2009
[15]李双,大学生的自尊、抑郁特点及其关系,德州学院学报,2007


致谢: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面临毕业了。在这四年宝贵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认识了很多好老师,好同学,跟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她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指导我的论文,给我很多有益的建议和启发。同样要衷心感谢四年里给我授课的老师们,他们在课堂上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使我受益匪浅。
    在论文统计分析过程中,很多同学也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在问卷调查过程中,也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和认真的对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谨向论文所参考和征引的文献资料的作者致以深深的谢意。

  


相关评论
广告联系QQ:451577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16821613 杭州余杭东港路118号雷恩国际科技创新园  网站技术支持:黄菊华互联网工作室 浙ICP备06056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