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员中心
到顶部
到尾部
文科毕业论文

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14 14:05:33  作者:  来源:  查看:0  评论:0
内容摘要: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    业   金融专业   论文题目我国股票发行市场      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准考证号 姓  ...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    业   金融专业 

 论文题目我国股票发行市场
      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准考证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考生电话 

四    川省 成   都 市
目        录

一、股票发行市场的概念和起源 2
(一)、股票发行市场的概念 2
(二)、股票发行市场的起源 2
二、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现状 2
(一)、基本完成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3
(二)、可供入市的资金十分充足 3
(三)、全面准确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4
三、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和解决 4
(一)、股票发行市场出现的问题 4
(二)、分析股票发行市场出现的问题 7
(三)、如何解决股票发行市场出现的问题 8
四、对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展望 9
五、结论 9
七、致谢 10
参 考 文 献 11

内 容 摘 要
证券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股票发行市场占其主导地位,我国股票市场经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巨大的成绩、股票市场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中国股票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引起我国股票市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股票发行市场;资本市场;股票发行现状;未来发展

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股票发行市场又是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股票发行市场的发展,丰富了金融资产结构,放大了社会储存倾向。从而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了递增的资本支持。我国过票市场自1991年成立以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股票发行市场的融资比重较低,且发展一度呈现畸形状态,本文介绍了关于我国是如何反映经济的以及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出现得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股票发行市场的概念和起源
(一)、股票发行市场的概念
股票发行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按时价进行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市场,包括交易市场和流通市场两部分。
(二)、股票发行市场的起源
股票交易市场起源要追溯到1602年,荷兰人开始在阿姆斯特河桥上买卖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这是全世界第一支公开交易的股票,而阿姆斯特河大桥则是世界最早的股票交易所。在那里挤满了等著与股票经纪人交易的投资人,甚至惊动警察进场维持秩序。荷兰的投资人在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投资了上百万荷币,只为了求得拥有这家公司的股票,以彰显身分的尊荣。而股票发行市场起源于美国,至少已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至今仍十分活络,其交易的证券种类非常繁多,股票发行市场是供投资者集中进行股票交易的机构。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或多个股票交易所。
二、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现状
今年以来,我国股市又进入一个调整期。今年股市行情的回落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自我调节、自然回归的结果。去年股市行情如火如荼,到10月中旬上证综合指数达到6124点的高峰,市盈率达50倍,而当时国际平均市盈率仅20倍左右,美国为18倍;无论谁只要入市就能挣钱;“8000点指日可待,15000点也不是天方夜谭”之类的议论不绝于耳。这显然是很不正常的。物极必反,今年市场行情出现适度回落有其必然性。
(一)、基本完成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截至2008年6月6日,沪市已完成股改或已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总数为796家,占应股改公司总数的98.2%,市值总额已占应股改公司的99.7%,对我国股市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大小非解禁、IPO(首次公开上市)、增量发行、再融资等接踵而至,使市场的供给量迅猛增加,而需求方承受能力有限,使得投资者心理上有点惶恐。不过,证券监管部门对此已采取了一定措施。在这方面,监管当局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正确把握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实现股市供需关系的基本平衡。
上市公司质量也明显提高,质优股占绝大部分。十多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改革、重组、改造的力度非常大,普遍推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这是保证我国股市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还以上交所为例,目前十个银行股占总市值的21%,中石油和中石化两支股票也占总市值的21%,加上金山石化等下属的上市公司,这三大块就占总市值的50%以上,还有宝钢、中远等大型骨干企业,市值超过100亿元的187家上市公司占沪市总市值的87%。大批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也是很好的。可以说,目前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是质优股。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33%,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炼油和电力行业因产品价格没有理顺而表现为业绩欠佳。但这是暂时的,成品油和电价调整势在必行,只是最佳方案和出台时机的选择问题。一旦启动,这些公司的业绩就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我国股市充满信心。
(二)、可供入市的资金十分充足
最近央行公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达17.5%。市场人士担心将因此而减少入市资金。这个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针对吸收存款类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决不是冲着股市而来的。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的机理不是因为央行滥发了货币,而是由于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过多地流入我国,在结汇的过程中央行不得不发行相应的基础货币。央行的这一对冲手段可以改善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有效弱化其流动性过剩。但资金的最终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属于通过结汇获得相应人民币的企业和居民。央行无论如何都回笼不了他们来自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财富增长,也改变不了他们的投资行为和消费意向。至于银行体系的资金本来就是不容许进入股市的,其流动性的变化与股市几乎无关。
(三)、全面准确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长期以来,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误解:一说到宏观调控就意味着要紧缩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是要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这是国际通用的法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这个共同原理的基础上,宏观调控还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为重大的使命,那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五个统筹,着力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们进行的宏观调控决不是“紧缩”二字所能代表的。在具体执行中,我们还有“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等一整套成功经验。所以,只要正确理解、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就一定能促进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三、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和解决
最近两年,我国金融市场乃至世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给我们带来了看清很多经济问题的好机会。我国的股票融资市场一直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金融市场之一。自从2006年底股票交易价格开始飙升一直到2008年初,无论是城市中的原有股民还是农村富裕户的新型股民都对股票发行市场充满了一种期待——希望能在股票交易市场猛赚一笔或者至少能够保证盈利跟上物价上涨。可是好景不长,2008年的春天开始股市一步一个台阶的下滑,一个接着又一个的失望敲碎了几千万投资者的心,几万亿的股票市值灰飞烟灭。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
(一)、股票发行市场出现的问题
股市的建立和改革没有基于我国的现实经济矛盾。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统制经济体制,一切的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个人手里几乎没有多少闲散资金。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掌握科学的生产、管理等企业家必备的条件。先富起来的人毕竟是少数,并且即使手里有闲散资金的人也不会或不敢投入到股市。股票是用来直接融资的工具,依靠公司盈利后的利润分配获得收益,购买股票后拥有相应的所有权。初期的股票发行市场,曾经实行股票固定收益(其实就是相当于债券的功能),这完全背离了股票的本质作用。从股市建立初期政策的盲目性我们可以看到,这段时间,信贷、债券完全可以满足金融市场的融资需求,股市的存在根本就是多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民营企业开始规范化规模化,企业再建融资扩股等需要有大量融资;同时个人拥有的闲散资金增多,并且开始要求新的保值增值方式,这个时候股票发行市场才有存在的必要。这个时候的股票发行市场并不能承受很大的规模,而且需要优质企业带动更多的个人加入这个投资场所。事实上,国家、企业、个人所做恰恰相反,国家把上市当成了摆脱包袱的好选择,私营企业把股市当成了圈钱的场所,个人投资者把股市当作了赌博的好去处。这些现象说明了直到二十世纪末,从政府高层到平民百姓对股市的作用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政府因此也没有能够进行及时宣传和教育,这就必然导致我国股市先天不足。  
经济体制变革较快,股市政策不能保证连贯性,投资者难以对股票正确估值。在股票发行市场上,对于上市企业股价的估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现在的资产状况,净资产均分估值每股的股价;一种是根据未来企业的现金流贴现值评估股价。1998年后的经济体制改革直指股市,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速度加快,迅速增加了股票发行市场的市值,大量的闲散资金向股市汇集。可是,针对股市的政策也成为了改革的一部分,由于政策的多边性,投资者难以利用上述两种方法估值。股票的价格不是按照一定估值区间变化,而是围绕政策变动,以至于股民称我国股市是“政策市”,所有的股价起落都跟政策相关。经济体制改革,引起政策变化,股市得不到连续性政策的保护,一切依靠估值进行的投资也就随之失效,股市进一步的混乱。  
投资主体资金和社会地位差距较大,导致对利好政策的需求不同,股市创新、操作和监管都很艰难。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后,贫富差距和企业差距拉大,股市投资主体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投资目的等差距拉大。各个投资主体所希望的政策方向各不相同,同一政策诉求的投资主体形成了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集团之间通过博弈影响政策的制定。大致形成了以下四个利益集团:由官僚为主导带动的国内亲朋形成的官僚资本利益集团,由官僚勾结外资形成的买办资本利益集团,由国内新兴企业家组成的自由资本利益集团,由个人投资者形成的利益集团。这四种利益集团最为坚固的联合是官僚资本和买办资本,自由资本在这两者的缝隙中生存,个人投资者是最松散的集团也是其他三个集团超额利润的来源。改革开放后,最先富裕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官僚或者官僚的亲朋。在股市初步建立时,这些人其实也只有这些人拥有闲散资金,他们通过股市将非法收入合法化,将合法收入继续增值。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国家资本攫取利益,官僚资本和买办资本形成合力,通过影响政策,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贱卖,至此在股市上这两种资本已经形成了控制股市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自由资本在夹缝中生存,想方设法分到了一杯羹。利益集团利用政策攫取利益的最好例证就是股权分置改革。利益集团首先制定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分别定价出售,然后推动股权分置改革,利用各种方法把市场股价拉到一定的高度,套现出售。以至于股市从2005年开始经过持续的增长,在2007年11月后又一路下坡,2008年8月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我国股市几乎失去了融资能力。大面积的个人投资者资金和信心双双崩溃,新股募集严重受损,我国股市名存失亡。
政策相对稳定时期,上市公司利润水平低、利润分配少,导致股民只能靠投机盈利。2000年前,上市公司很多经营业绩不好,上市公司利润水平很低,即便股价很低的情况下,很多股票的收益率赶不上银行存款的利率。股民要想盈利,就需要不停的投机活动,这也是为什么个人投资者能够受控于官僚资本和买办资本的原因之一——他们别我选择。2000年后,大型优质的国有企业、小的成长型企业逐渐上市,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提高。过去经常亏损的上市公司,要么退市要么有所改变,除了一些政策性亏损的国有企业外,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水平很低,很多公司几个会计年度都不分配利润,股民的股票只有倒手才可能获得回报。再者我国股票交易市场没有做空机制,股民在遇到利空政策时不能及时出仓,导致我国股市只有上涨时候股民才能盈利。因此,很多股民进入股市后身不由己,跟随各个利益集团的政策导向和市场操作摆动,最终血本无归。2007年的股市大涨,吸引了无数的个人投资者进入股市,到现在为止不知有多少人倾家荡产。股票成为了利益集团圈钱的如意法宝。直到现在面临空前的危机时人们才变得清醒,可惜已经晚了。
(二)、分析股票发行市场出现的问题
为了解决股市的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股市的基本构成。股票是和债券一样的直接融资工具,是一定公司所有权的凭证。股东通过股票代表的所有权获得收益,以自己购买股票的价格作为最大亏损额。在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分为第一次发行的IPO市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首次公开募集资金的初级市场。股票发行后,按照相关规定在上海或者深圳交易所进行交易。公司之所以能够公开发行股票,需要公司有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良好的盈利能力,按照上市要求企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模、连续三年的盈利表现。当股票首次发行后,在二级市场上股民们可以自由的买卖可上市流通的股票。二级市场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股票的流动性,这样可以满足可流通股票变现的需要。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在变现能力增强后,可以作为一种抵押资产,这种便利性吸引了更多的人进入股市投资。  
我国股市除了具有上述的一般性规范以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特殊的规定。我国股市的建立是伴随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而产生的。在股份制改造初期设立了不同权限的股票,习惯根据所有者主体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又根据是否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由于上市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国家股占到整个股市的80%以上。由于国有股所占比重较大不符合西方的公司治理结构,二十世纪末开始的理论一致的呼声要求国有股减持。但是,百姓手中闲散资金较少并且观念较为落后,股票交易市场上流动资金很少,国有股减持要想成功就得贱卖,于是不适当的理论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在这个阶段上市的民营企业股权比较分散,并且上市灵活能够利用现代的营销术销售股份,股价相对于盈利能力一般较高。然而这个时段的监管几乎不存在,利益驱使一些企业不正当上市,一些列的股市丑闻——财务报表弄虚作假、内幕交易等影响了股民的投资信心。  
问题积攒到必须解决的时候,当局适当的进行了调整,为股市立法、为股民作保证。为了贯彻“不让中小股东受损”原则,利用国家资金购买或注资的简单方式改善问题上市公司。从几个改造的例子看,几乎相当于利用财政为问题企业擦屁股。尽管国有股大量减持,仍然满足不了所谓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当局考虑到需要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让所有的股票都进入二级市场流通。但是不同种类的股票在初次的购买过程中价格不同,这样就需要让那些购买价位较低的股票通过置换、对价、现金补偿等方式进入二级市场流通。  
以上所议的股市改革看似合乎逻辑,然而就是这样的改革引起了我国股市的一场空前的灾难。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股市问题症结所在。  
(三)、如何解决股票发行市场出现的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股市面临的困境。我认为必须认清我国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在制度层面和体制层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基于这样的理论指导建立一套与之适应的金融架构,并且保持针对金融的根本政策的一贯性和基于突发问题的可变性。我国目前还没有摆脱,精英统治和集团统治的影响,政策的决定仍然是利益集团中的精英代表们自上而下的推行。各个精英代表,在以保护所在集团利益为目标的基础上,不能够制定出适合广大群众的政策来。之所以偶尔有利于人民大众政策的出现,只是为了不把矛盾进一步激化影响其利益而已。建立一种由人民大众参与的政治体制,制定一项能够稳定推行的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股市运行的规则。
我认为股市的基本框架是:一是主干行业的企业退市完全由国家控制,例如军工、能源、高端技术企业等;二是垄断行业企业国家绝对控股,仍然实行股权分置,由国家控股部分退出市场流动,但是增加流通股的董事会席位,保证利润的发放;三是竞争性行业企业全部流通,完善监管制度,引进做市商平衡流通过程资金对比。
基于这样较为稳定的股票发行市场框架,才能够有合理的股票股价方法,投资者才能够从投机转向投资,保证股票发行市场的融资畅通。
四、对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展望
总体来说,09年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都是不乐观的,这也应该是投资者看得清楚的,只是,指数不到2000点的水平是处于哪一个价值定位呢?是提前透支了恶劣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因素的被“榨干了水分”的“纯净指数”还是仍然深不见底?从一个阶段性时间框架来看,08年的我国市场确实是熊气逼人,而熊市是个无底洞,指数跌破1500,跌到1000再打个折到500虽然听起来危言耸听,但却都是存在可能的,不可不防。
但笔者始终还是抱有希望,70%以上的跌幅已经逼近了我国现代证券史的最大跌幅,绝对跌幅更是空前的,而这种跌幅相对于金融海啸的中心美国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这里面有种提前效用,还有种我国的特殊性体现,相对来说,我国市场所面临的风险空间得到了压缩,而作为拥有巨大市场、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生命力最强经济体,对于本质属性是逐利的资本来说,无疑会是一个焦点,将我国寄托为资本的避风港并非仅仅大胆的设想,而且是完全存在可能的充分条件的。
在无法乐观的客观背景下,总算是还有些令人欣慰的因素,投资者们不必太悲观,2008年可以说是整个世界的本命年,对于我国来说更是多灾多难艰难的一年,否极泰来,本命年过了,一切都会复苏,在2009这个我国农历的牛年,牛气冲天虽然难求,但至少向上的空间和概率都要比下跌的空间和概率来得大。但上涨也仅仅是属于反弹性质,只不过是规模幅度的问题。但2009年的震幅相较于其单边涨幅强度来得要大,投资者对股票还是不能有一种长持的心理,是否善于把握波动区间的获利机会将是投资者09年能否获得理想收益的关键!
五、结论
股票发行市场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晴雨表,即股票发行市场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股票发行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比如流动性,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以及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等。由于股票发行市场分散风险和提高流动性的作用,使人们的储蓄动机下降,从而不利于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股票发行市场通过影响这些方方面面进行起到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
七、致谢
    通过写这次论文,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很难做好的,这次写论文,李老师和很多同学都给了我很多帮助,才使我能顺利的完成,因此,我真诚的感谢李老师能够给予我指导和帮助,也感谢给与我帮助的同学们,谢谢你们!
参 考 文 献
1、崔萍,《经济导报》《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第10期
2、李至斌,《财经问题研究》《货币政策股票发行市场与经济增长》2006年6月
3、马家顺,《金融与经济》《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2008年9月
4、杨再斌,《财贸研究》《证券市场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2007年第03期
5、杨建,《经济师》《货币政策股票发行市场与经济增长——我国证券市场实证分析》2009年第10期

  


相关评论
广告联系QQ:451577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16821613 杭州余杭东港路118号雷恩国际科技创新园  网站技术支持:黄菊华互联网工作室 浙ICP备06056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