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员中心
到顶部
到尾部
文科毕业论文

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

时间:2020/10/14 14:07:02  作者:  来源:  查看:0  评论:0
内容摘要: 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尚氏形意拳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对尚氏形意拳的传承状态进行论证。以寻求当今尚氏形意拳的持久有效的发展战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
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尚氏形意拳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对尚氏形意拳的传承状态进行论证。以寻求当今尚氏形意拳的持久有效的发展战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尚氏形意拳传承  现状研究  武馆
1研究方法
1.1文献法
本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对尚氏形意拳的传承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从总体上认识尚氏形意拳传承的历史、现实情况、发展方向和趋势,为本研究提供广泛的客观的理论依据。
1.2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大量的调查研究,采用调查和访谈形式也是本课题数据来源的最主要渠道,在课题创作过程中,对各个阶层的居民进行访谈,获得了详细的访谈数据。
1.3数理统计法
    采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从而找到研究对象的数理特征,为进一步论证提供有力的论据。
2尚氏形意拳的传承形式的调查分析
    任何事物要发展,必须能够繁衍。尚氏形意拳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保存至今,其自身的传播过程就是一笔财富,弄清尚氏形意拳的传承的历史条件和特征将对当今尚氏形意拳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民间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
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是尚氏形意拳的最根本、最原始的传承方式。师徒传承有着严格的授徒、授艺和武德教育的过程,甚至在拜师前徒弟都要接收师傅的德育考验,授徒规模有大有小,业余学练为主(在农村一般农闲时候进行),义务教学不收费,我国近代尚氏形意拳家孙禄堂、杜心武、王子斌等入门时都接收师父传授武艺,尚氏形意拳宗派是师徒传承的产物。家庭传承的延伸称之为尚氏形意拳世家,也是尚氏形意拳传承的原始方式之一,代代相传,传承者都是经过父辈终身的调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保真,近代著名尚氏形意拳家霍元甲、黄飞鸿、吴连枝等都出至尚氏形意拳世家,但是家庭传承的载体是人,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差异,也可以促成家庭传承的断代和失传。
这两种最原始的传承方式,主要盛行去19世纪以前,当时尚氏形意拳产业化还没有萌芽,武馆和武校没有出现。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和民间采访发现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形式包含了3个特点:一、业余时间进行,在农村主要是在生产劳动之余;二、严格的武德教育,主要包括“忠”“义”“礼”“信”;三、义务教授武艺,不存在或者很少有实质意义上的物质交换;四、无政府因素。目前这种传授方式只占尚氏形意拳界的极小部分,主要是民间传统尚氏形意拳部分。
2.2近代武馆传承
近代武馆不同于现代的武馆和武校。本文所述的武馆是清末和民国时期在出现的武馆,是我国尚氏形意拳产业化最昌盛的时期,当时的武馆都有著名的武师开创,武师的名气是开办武馆最大资本,而当今的武校,创办人(主要是投资人)和工作人员(教练)是分离的,大部分创办人不懂尚氏形意拳主要迎合市场需要,以赚钱为目的。
以近代的广东省为例,当时的广东佛山武馆林立,馆员爆满,表明尚氏形意拳产业化盛极一时,为尚氏形意拳的发扬和传承作出了很大贡献。文献所述:蔡李佛创始人张炎1851年在佛山创办鸿胜馆,传下弟子先后到广州、香港设馆,首徒陈盛继任时馆员逾万。这种昌盛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的。武馆授徒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的武馆实现了尚氏形意拳的产业化,同时也传承着传统尚氏形意拳文化。也是师徒传承的改革和发展,主要包括师傅、徒弟、学员三方面关系,概括如下图:
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              间接教授或直接指导并收费
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        长期免费教授           长期或短期教授
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师傅                   徒弟                   学员
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        长期习练               长期或短期习练
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从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看尚氏形意拳的发展战略(体育硕士小论文)                   交费学习
这段时期的武馆传承特点主要是:一、学员业余时间习练,学员都有其它的谋生渠道;二、保留着严格的师徒传承习惯,有传统的拜师仪式;三、师徒之间的无偿授艺,对学员的有偿授艺相结合,同时也体现出师傅对徒弟的剥削关系;四、自由竞争形式和产业化特征,一部分人(师傅和徒弟)专业习练尚氏形意拳,以尚氏形意拳谋生,因此催生了一大批武林高手,产生了一大批尚氏形意拳家;五、无政府因素。因此可以说近代武馆传承方式是传统尚氏形意拳在特定时期最成功的传承范例。
3.1尚氏形意拳传承方式流变与演进的历程回顾 
现代的武馆和武校传承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尚氏形意拳传播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盛行,到90年代达到全盛时期,全国各地武校林立,发展到现在,尚氏形意拳学校的数量多,规模非常庞大,据统计2005年单河南省有武校400余所,在校生共计6万多人,以河南省登封的塔沟武校为例,在校生已达10000余名。 福建福州“消截门武馆馆主阿诺说:“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出来后,懂得一点点三脚猫功夫的人都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消截门武馆那个时候最多的一年收入也达到了64”。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近代的武馆和武校开始衰落,至今不到10年的时间,武馆和武校几乎面临崩溃的边缘,有学者调查,佛山现有150多家武馆,不少武馆交完每个月的水电房租费只能勉强维持日常运转,有些武馆只能拉些舞狮子的外活,手下们才有饭吃。福州的武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有一两百家,现在只有50家左右了,减少了三分之二。
现代武馆和武校的发展,成为了竞技尚氏形意拳的大跃进,培养了一批的尚氏形意拳人才,也不乏国际大赛的尚氏形意拳冠军。但是由于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武校教育成了市场经济的牺牲品,没有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某武馆教练如是陈述: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在真正的传统尚氏形意拳教师队伍严重匮乏,劣质、低级、假冒的尚氏形意拳大师充斥市场,误人子弟。传统尚氏形意拳爱好者屡屡上当,对传统尚氏形意拳也是屡屡失望;另一个,是现代人变懒了,怕苦怕累。练习中国传统尚氏形意拳,要做蹲马步、压腿等基本训练,而这又是相当苦的,很多兴致勃勃到武馆学习的学员交了学费,练了一段时间受不了跑去上网,结果也没练好。有志学武的人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总之,过度的产业开发是现代武馆和武校败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武馆和武校的主要特点是:一、学员的专业习武,学员们都以学生的身份到武校全日制的学习尚氏形意拳;二、尚氏形意拳武德分化,依赖了学校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武德淡化了;三、师徒关系转变成师生关系,没有正式的入门仪式;四、武馆的产业运作靠宣传操作,不依赖于某个著名的尚氏形意拳高手;五、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层之间以金钱利益为最主要纽带;无政府因素。
2.4高校教育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尚氏形意拳专业也是传承途径之一,从1990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体育的二级学科,尚氏形意拳专业仍然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核心,2008年全国共有38所高校被批准招生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总招生规模为3000多人,人数不多,但是影响非常大,毕业生大多进入学校,担任了尚氏形意拳的推广者的角色。因此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但是高等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一、招生口径窄,招生对象主要是获得竞技尚氏形意拳级别的运动员;二、师资力量单调,主要是有竞技尚氏形意拳级别的老师;三专业方向发展不均衡,传统尚氏形意拳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设条件欠佳。因此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民族尚氏形意拳的传承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高校教育传承的特点表述为:一、学员的脱产学习;二、突出套路和散手,淡化武德教育、中医理论和传统尚氏形意拳;三、师生关系为基础;四、受政府因素影响大。总而言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尚氏形意拳的传承上存在着很大弊端,不成熟,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
3结论与建议
3.1师徒传承是尚氏形意拳传承的最基本形式,当前民间尚氏形意拳还是以师徒传承为主,这种方式最可靠,但是不利于现代产业化。
3.2近代武馆传承有其时代的优越性,搏击的核心地位明显,名家辈出,可以作为当代尚氏形意拳发展的参考。
3.3现代武馆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商业化的过度开发,让尚氏形意拳的发展背离了自身规律,已经给尚氏形意拳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应该严格规范之。
3.4高校教育是当代尚氏形意拳传承的主要方式,其规模大,条件便利,影响深远,因此应加倍重视传承质量,否则对尚氏形意拳发展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参考文献:
[1]邓方华,试论河南尚氏形意拳文化之发展[j],搏击·尚氏形意拳科学,2008.2 
[2]陈青山,王 宏.创新性尚氏形意拳人才及其培养的探讨研究[J].体育函授通讯,2002.2
[3]李勇,赵珍,我国尚氏形意拳学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
[4]李萍,姚丽华,河南省尚氏形意拳学校学生状况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4.6
[5]姚丽华,刘卫峰,河南省尚氏形意拳学校学生状况调查与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3
[6]桑全喜,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练员领导行为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8
[7]吴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第1期
 
作者简介:张克峰,男,河南嵩县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平顶山学院体育系教师,地址:平顶山市平顶山学院体育系  467000
 
 
  


相关评论
广告联系QQ:451577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16821613 杭州余杭东港路118号雷恩国际科技创新园  网站技术支持:黄菊华互联网工作室 浙ICP备06056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