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员中心
到顶部
到尾部
文科毕业论文

工程力学立体化习题库建设(教育技术论文)

时间:2020/10/14 14:11:20  作者:  来源:  查看:0  评论:0
内容摘要: 工程力学立体化习题库建设摘 要    题库建设是考试专业化的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本文结合多年的出题经验和试题库建设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提出了几点有关《工程力学》试题库建设的设计和研究。并对实施该试题库系统的优势和弊端做了简要叙述。《工...
工程力学立体化习题库建设

    题库建设是考试专业化的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本文结合多年的出题经验和试题库建设过程中的认识和体会,提出了几点有关《工程力学》试题库建设的设计和研究。并对实施该试题库系统的优势和弊端做了简要叙述。
《工程力学》是机械类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主要课程,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包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随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为一系列后续课程,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也是一些相关学科,如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等必备的基础课程。戴工程力学》的考核形式基本各个学校都是考试。考试是作为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主要形式,而建立完备的考试体系是实施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的重要举措。如果能够实施试题库,建立试题库系统,那将适合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的改革,推进教考分离。
 
关键词:试题库;工程力学;建设
 

 

第一章 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战略指导思想,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大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工程力学教育。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从基础开始接触到工程力学这门课程[1]
    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工程力学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中,工程力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的三维立体化培养目标。在《工程力学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力学知识兴趣与意识,强调对学生工程力学知识素养的提升。我们可以看到,工程力学课程所要培养,不是单一的知识性人才,而是多个维度、全方位能力发展的符合工程力学知识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2]
习题库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一种直观体现。因此,新的工程力学习题库与过去的工程力学习题库相比,在内容、结构体系、教学观念和方法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3]

1.1.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实际调研,分析并总结了目前中级工程力学习题库开发的现状。通过对中级工程力学课程的分析,结合前人对立体化习题库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级工程力学立体化习题库开发的一个模式。通过实例开发,探索了中级工程力学立体化习题库的实际开发过程,并总结归纳了相关注意事项[4]
2.现实意义
工程力学课是一门更新速度快、实践性强的课程,而中级工程力学课由于它在整个工程力学教育中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学生又在进入中级的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处在一个比较敏感的阶段,使得中级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困难和关键。立体化习题库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能从根本上促进这门课程的发展,开发中级工程力学立体化习题库有着长远的意义[5]

1.2选题目的及必要性

1.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6]
新课标认定学生的工程力学应用技能为非零起点,然而,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不同地域、不同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为学生个体之间本身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智力或能力等方面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导致学生的工程力学知识素养、工程力学应用能力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整齐划一的纸质工程力学习题库根本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立体化工程力学习题库的开发可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它提供更多供复习的基础内容和供进一步学习的空间,从而避免了中级习题库内容对于部分学生过于简单无法满足需求或偏难无法理解的情况。另外,习题库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而广阔的资源和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以及难易程度,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创造更好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在更大范围进行讨论、协商、交流,从多角度、多思路、多层面深化学习内容等等。
  


相关评论
广告联系QQ:451577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16821613 杭州余杭东港路118号雷恩国际科技创新园  网站技术支持:黄菊华互联网工作室 浙ICP备06056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