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楼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XXX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
设计内容与要求:
1.1 设计条件
1、建设地点:合肥市城市郊区
2、用地概况:北临城市街道,其余三面临绿地,地势平坦。
3、规划要求:东、西、北三面的建筑控制红线分别由用地红线后退5米,建筑物不得突出建筑控制线,建筑主入口在北面。
4、甲方要求:场地内交通组织,合理解决建筑周边消防通道和车行道与城市干道的关系。结合城市规划
要求,组织协调办公、后勤人员及货运、停车场等各个出入口与城市主次干道的关系,使各种流线合
理,不相互干扰。
1.2 技术条件
1、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2、耐火等级:二级
3、抗震设防:按七度设防
4、日照间距:按1:1考虑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段地面平整,钻孔之间地面高差不大,由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层按
成因可分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坡积土层、第四系残积土层和燕山期花岗岩。由上而下分别为:
1) 人工填土层:褐黄色,松散,稍湿。由扰动的砂质粘性土组成,层厚0.40~2.20m,平均0.81m,
厚度较小;
2) 第四系坡积土层:粉质粘土,可硬塑状,含约30%角砾,平均厚度7.30m;
3) 第四系残积土层:砾质粘土,可硬塑状,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平均厚度22.30m;
4) 燕山期花岗岩层:粗粒花岗岩结构,平均厚度18.16m;
6、地下水情况:本场地地下水属潜水,埋藏于坡积土层,稳定水位在地面下1.5m处,该地下水PH值
为6.48,呈弱酸性,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7、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 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II类;
2) 人工填土层属软弱土,厚度较小,未经处理不能作建筑物基础的持力层;
3) 坡积土层、残积土层,呈可硬塑状态,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作为天然浅基础的持力层;
4) 燕山期花岗岩层,分布亦广泛,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可考虑作为桩基础的持力层;
5) 场地拟建多层教学楼建筑,建议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以坡积土层为基础的持力层;
8、各类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层次 | 土层名称 | 土层厚度(m) | 天然密度ρ0 (g/cm3) | 天然含水量W (%) | 孔隙比e0 | 塑性指数Ip | 液性指数Il | 设计参数建议值 |
内摩擦角 Φ | 凝聚力C (kPa) | 压缩模量Es (MPa) | 变形模量E0 (MPa) | 承载力fak (kPa) |
1 | 人工填土 | 0.81 | - | - | - | - | - | 10 | 15.0 | - | - | - |
2 | 坡积土层 | 7.30 | 1.77 | 22.90 | 0.86 | 19.70 | 0.13 | 25 | 28.0 | 6.0 | 15.0 | 200.0 |
3 | 残积土层 | 22.30 | 1.77 | 31.70 | 0.99 | 15.20 | 0.40 | 25 | 25.0 | 6.5 | 18.0 | 220.0 |
4 | 花岗岩层 | 18.16 | - | - | - | - | - | 30 | 30.0 | 10.0 | 30.0 | 350.0 |
1.3 设计要求
1、总建筑面积3600㎡左右(可加减10%)。
2、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
表1-1 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
房间名称 | 间数 | 每间使用面积/m2 |
普通教室 | 18 | 55 |
音乐教室 | 2 | 78 |
合班教室 | 1 | 110 |
实验室 | 3 | 110 |
语音室 | 2 | 110 |
教师阅览室 | 1 | 35 |
学生阅览室 | 1 | 110 |
书库 | 1 | 35 |
科技活动室 | 3 | 35 |
教师办公室 | 6 | 15 |
其他办公室 | 11 | 15 |
厕所 | | 按规定标准考虑 |
3、建筑标准:
(1)建筑层数:2~4层
(2)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门窗:木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
(4)装修: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自行确定。
(5)卫生:设室内厕所(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或小便斗),数量按男女各半计算。
4、平面设计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组成。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互相联系方便。
5、总平面应综合解决好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位、道路、日照、绿化、卫生、消防等问题。
1.4 设计内容
一、建筑设计
1、总图计划、建筑方案、立面表现
(1) 总体布置建筑物的竖向,配合建筑物,安排场地、绿化、道路等;
(2) 结合现代学生的特点,力求建筑外观有人文教育的特色;
2、建筑施工图成果形式
(1) 建筑设计说明;
(2) 建筑平面图:总平面图、包括底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和屋面平面图,比例1:100;
(3) 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和一个侧立面图,比例1:100。
二、结构设计
1、结构方案、构件布置
(1) 根据功能要求,选择各部分的结构形式;
(2) 正确布置结构系统;
2、设计计算内容
(1) 屋面板内力配筋计算;
(2) 结构内力计算,构件配筋设计;
(3) 基础设计计算;
3、结构施工图成果形式
(1) 结构设计说明;
(2) 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配筋详图(比例1:100);
(3) 楼面结构平面图、梁平面配筋图(比例1:100);
三、图纸要求
1、施工图中的线条、表示方法、尺寸及各种符号、文字标注应遵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2、图面布置美观,尽量将相关的图布置在一张图面中,不相关的图不可在一张图面中;
参考资料
1、《房屋建筑学》教材。
2、教学楼设计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3、《土木建筑制图》教材的施工图部分。
4、现行《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
5、其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