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1.在对一些类似网站分析以后定义了校园网所要面对的问题,如下所示:
2.系统需要创建数据库来存储数据。
3.根据分析,在数据库中创建表用来存储学生信息和管理员、新闻的信息。
4.为了能记录下学生等的信息,在数据库中添加学生信息记录表。
5.新会员注册、会员条款、提交会员信息、用户名(ID)及密码等。
6.会员注册信息管理、更新、密码管理(修改、忘记提示)。
7.会员登录、会员登录专区(结合其他系统提供不同服务)。
8.根据对一些网站的分析,要求学生在登录网站之前先验证身份,再此机制上在数据库中添加该学生信息表。
9.在新闻表中,由管理员可以随时添加新闻,并在网页上显示出来。
10.管理员有权限对各部门权限的信息进行管理,并在数据库中添加管理员表。
2.3 网站能实现的功能
1.学生能在社区中进行交流,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得知学院的最新动态。
2.学院也能将对学生的一些要求和建议发表在网站上,既方便又节省时间。
3.实现学院及各个部门可以分权限、方便管理的自己网站的信息内容(录入、编辑、审核等),实现对网站管理人员的权限分配、角色管理等。
高校信息化的过去和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美国社会学研究者曼纽尔•卡斯泰尔从理论角度就“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未来点,……其所有的结点,只要他们共享信息就能联系。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开放的系统,在不影响其平衡的情况下更易于创新。同时,就信息社会与网络之间的关系问题,卡斯泰尔也提出的自己的观点:“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社会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围绕网络构成的,网络构成了我们社会新的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源泉。其后,1993年,美国政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报告的提出,更使得互联网络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技术框架。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教育信息化问题,并将之作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和突破点。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美国,甚至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焦点。
从理论上来说,所谓“高校信息化”,即以信息通讯技术(ICTs)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数字化校园为技术构建基础,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高校的管理、教学、科研和图书资源等方面,进而促进高校的管理、教学及科研的水平和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人才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系统建设工程。但是另一方面,虽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将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带入了信息时代,将学校课堂从印刷文本教学带到了多媒体教学。然而,技术本身仅是手段而非目的,只能提供某种应用方式的可能性,而无法完全决定应用的最终效果。高校信息化同样也是如此。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高校构建“数字化校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但是,究竟如何来规划、建设、应用和发展这些可能性,仍然是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不可否认,尽管近年来,中国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由于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差距。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如教育现代化一样,同样也存在着“早发内生型”信息化和“后发外生型”信息化之间的区别。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这样的“后发外生型”信息化建设来说,虽然存在着诸如起步晚、追赶任务紧等劣势,但同时也具有目标明确、可能实现跨越性发展这样的优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多方面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将可能对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拟就美国高校信息化的建设概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以期从中获得一些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有益的经验。
3.1.2 校园网络是获取各类知识信息资源的宝库
大学校园是对时代特征最敏感、对社会信息捕捉最及时的特殊区域。在信息时代,高校师生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只有通过校园的网络化才能够满足。
校园网络是高校信息资源的依托,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中心,它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集校内各类信息资源于一体,并与用户连接起来,为用户搜寻、选择、利用信息资源提供社会化服务。
高校信息资源的享有者(用户)是一特殊的网民阶层,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和不断发展,其用户数量不断增多。这一阶层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有较大的信息需求量和较多的信息获取方式,而且对信息的专业化程度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大学校园网只有真正发挥信息资源库的强大功能,保障这一特殊网民对各种信息的需求,才能促进教学、科研的创新与发展,如何把校园网建设成为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信息资源中心,并保证其信息高流量、高质量地为教学科研服务,这是校园网建设定位中的根本问题。
校园网作为高校的信息源,既要为师生提供网络文献信息服务,又要不断地吸纳产生新的信息,即对校内各职能部门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职能信息、资料信息、院系的教学科研成果信息、学科建设、专业改造、课程设置改革、招生、分配、师资需求等各类信息,要有专门机构进行搜集整理,并使之集成化、网络化,以形成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为用户服务。这是网络文化既传播信息又生产信息特征的要求,也是校园网络文化自身的教育性特征的要求。
3.2 目标分析
3.2.1 校园网并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节主要分析网站的各个部分的关系.
1.网站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静态网页编辑和用ASP技术开发网络应用程序两大部分。虽然主要工作在于后者,但在静态网页中也学习和利用了许多软件。
2.除了首页外,其余每个页面采用的框架结构,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部是一个导航条,可以链接到网站的各个页面并可以返回到学校的主页上,下部是具体的内容。
3.主页的下部又分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导航栏,在其他页面上也有。最上面是注册和登陆区,学生可以在这里用自己的帐号登陆,没有申请的这里也可以申请。这一步是很多需要认证身份系统的必须步骤,相信大家也都用过,这里就不详细解说了。右边的部分是变化的,每张网页有自己的内容,如主页的最中间是新闻,连接是新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