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数据传输的方式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每一种方式都有它的长处和不足,因而就有不同的应用选择和市场定位。总体上看,有线方式较无线方式可靠性高、传输容量大,无线方式较有线方式灵活方便。目前国外的远程通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使用Modem和公共电话网构成的远程通信系统已经向标准化、系列化发展。在国内一些生产厂家已经研制开发了很多类似的产品,从总体上看,在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其发展趋势将是形成一种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产品,以便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本设计解决了前端采集控制器通过Modem与终端监控计算机进行远程通信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等关键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使用Visual Basic6.0进行串口通信和数据库的操作。
使用Modem配合现有的公共电话网构成的远程监控系统,由于使用计算机的串口接收和发送数据,受串口通信速率的影响,数据传输的速度不高。因此,这种方式只能用在传输数据量不是很大的场合。由于串口数据传输速度限制,近年来新型的外部I/O接口不断推出,其中USB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外部I/O接口。USB接口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每秒12M,比串口传输速率快约100倍。USB接口还可以提供5V DC 电源,低功率的USB设备不再需要另接其他的电源,同时USB接口支持热插拔,即电脑在开机状态下可实现“即插即用”。因此,使用USB接口替代传统的串口进行通过Modem完成远程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整体方案
1、中间部分:由电话线组成的通讯子网。
2、监控中心:利用计算机对现场部分采集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及分析。该部分用VB设计,以实现对端口、数据和数据库进行操作及进行报警,是维护人员能及时对方生故障的机器进行维修。
3、现场部分:利用8051单片机、25045看门狗、热敏电阻和电压、电流传感器对电压、电流和温度及离子感烟器、玻璃破碎探测器、探针型浸水变送器和开关等器件组成的单片机系统对现场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监测,出现事故则利用Modem和通讯子网上传到监控机报警以便及时维修。
4、通讯部分:使用内部的通讯子网进行通讯以减低成本。
硬件电路设计数据采集原理
前端数据采集传输控制器的核心部分是单片机,我们采用的是51系列中的8051单片机,这个单片机共有40只引脚,还需外加振荡器和看门狗电路。这里我们为什么要采用单片机而不采用PLC或可编程逻辑器件呢?原因就是单片机应用的时间比较长,技术相对成熟,无论从编制程序还是从设计经验上来讲,都比较成熟。而且他的成本很低。在电源的选择上: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用+5VDC电压;电流检测器用+15VDC和-15VDC电压,且功率为3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