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分析
该零件是汽车前灯的壳罩,形状特征包括弯曲面,拉深面,压凸包,加强筋,外沿边等,并且是非对称结构,较为复杂。产品零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基本工序应包括拉深、冲孔、弯曲、胀形、翻边等。且制件水平方向有不同层次的水平面,都是通过拉深、弯曲、胀形工序制成,表明成形工序较为复杂。拉深底部冲出一大孔,尺寸精度相对比较高。制件应注意尺寸之间的影响,以及工序之间相互的影响。
1.1.3 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
尺寸精度按IT12级精度;
表面粗糙度Rn=12.5
此毕业设计是汽车前灯罩冲压模具设计。设计任务一到手,就开始对零件结构进行分析,查阅有关专业书籍,完成了零件的二维图,包括尺寸的测绘。然后对零件毛坯展开计算,确定出工艺方案。零件的成形包括拉深、胀形、弯曲、冲孔、翻边等多道基本工序,考虑到成形工序的合理性和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案的确定在设计过程中要有所调整,使工作量增大;在设计第一套模具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一些困难,都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一一解决。对于零件的加工,包括对工作零件的加工工序及方法的掌握不是很全面,表明还是缺乏专业知识,还需进一步学习总结;第一套模具设计完成后,开始设计第二套模具,由于有老师的指导,第二套模具顺利完成;最后写说明书,总结设计。当然设计中还存在不足处,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加以学习改进。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根据产品零件的外形结构和尺寸精度要求,首先确定是不能用级进模工作,因为如果用级进模,工作零件会发生相互的干涉现象,模具结构也相当复杂,并且不能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那么将其成形过程分为单工序完成。每工序可以设计为复合模或单工序模工作,以确保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零件。
该零件成形的基本工序包括落料、拉深、冲孔、胀形、弯曲、修边、翻边。比较如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冲孔,后拉深,再胀形,最后弯曲翻边;
方案二:先落料拉深,后冲孔,再胀形,再冲孔,最后弯曲翻边;
方案三:先落料拉深,再胀形冲孔,再胀形冲孔,最后弯曲翻边。
方案一如果先冲孔后拉深,肯定会影响拉深的质量和孔之间的定位尺寸,并且会影响其后的成形工序,提高了经济成本。那么对于此件上的孔应该分开冲,比如胀形上的孔,拉深底部的大孔。为了保证零件的质量,方案一的成形工序还不足。
方案二单从模具结构来看过于简单,中间三步都是简单的单工序模。而且方案也不完善,从零件的结构来看,胀形部分不能一步完成。需要从两个方向分别胀形,才能保证零件的质量
方案三解决了前两个方案的缺点,但所生产的零件的尺寸精度不高。
总结以上三种方案,得出方案四:
落料、拉深——胀形、冲孔——胀形、冲孔——修边、冲孔——弯曲——冲大孔、翻边
方案四虽然分六步工序完成,简单的说需要六套模具。对于模具制造工作比较繁重,成本也比较高。但是由于是批量生产,而且根据零件外形和尺寸精度来说,这是优佳的方案。
1.3 模具形式
成形过程分六步完成,即需六套模具。
第一套:落料、拉深倒装复合模;
第二套:胀形、冲孔复合模;
第三套:胀形、冲孔复合模;
第四套:修边、冲孔复合模;
第五套: 弯曲单工序模;
第六套:冲孔、翻边复合模;
(由于工作量的原因,主要设计前两套模具)